IMAG1305馬告蕗蕎.jpg

↑  阿雪姨的「馬告蕗蕎」2016.8.6太魯閣大同部落

 

今日﹝2016.10.4﹞傍晚至公館附近洽公,順道至水源市場一樓借個廁所,看見某炒飯攤菜單竟有「馬告雞丁炒飯」,當然便立刻點了一盤解饞囉﹝小鬍子老闆炒飯姿勢很瀟灑的這攤還不錯吃﹞!非常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馬告」這食物,就是在宜蘭的「馬告森林國家公園」﹝解說員還不斷強調有壯陽效果,哈!﹞,但首回終於品嘗到,似乎則是在烏來買了條「馬告香腸」來解惑。因此在「森人 ─ 太魯閣藝駐計劃」於TCAC展覽期間,由於策展人政道特別準備了不少各式「馬告」食品,才讓我對「馬告」的滋味算是稍稍熟悉。

八月初因為要帶著《魯閣太魂》、《立霧峽靈》兩碑到太魯閣立定,所以跟著策展人政道一路抵達大同部落。第二天當我們完成《立霧峽靈》的立碑工作準備離開下山時,被從他處辦好事特地趕回來找我們的阿雪姨留住﹝《立霧峽靈》碑就立在阿雪姨的土地上﹞,於是便這麼臨時地讓阿雪姨招待了一頓午餐,席間無可取代地除了阿雪姨自釀、自豪的「羊奶樹酒」,再來便是阿雪姨以剛採收、仍微沾些土的「蕗蕎」,立刻清洗後涼拌「馬告」的太魯閣部落料理。我並不確定在此之前有沒有吃過「蕗蕎」,但倒是非常肯定在海拔千公尺、坐對三角錐山的群峰環抱中,阿雪姨簡單樸素的「馬告蕗蕎」,根本就是只存在於天上人間、下到凡塵便消散的部落限定驚豔滋味啊!

早想寫篇記錄卻始終偷懶,既然在臺北偶遇「馬告」,勾起對阿雪姨與「馬告蕗蕎」的味蕾泌津思念,趕緊寫下這草草隻字片語以備忘......

 

 

IMAG1281立霧森人.jpg

圖右就是阿雪姨,阿香與阿雪姨姐妹花
 

IMAG2060羊奶樹.jpg

↑  姐妹花互不相讓、叫陣的私釀2015.8.6太魯閣大同部落

在《森人─太魯閣藝駐計劃》於臺北TCAC的展場,我方第一次聽聞並喝到太魯閣族所謂的「羊奶樹酒」,既感新鮮又奇異。後來帶著《魯閣太魂》、《立霧峽靈》兩碑到太魯閣準備立定,當我們一行人首日﹝8.5﹞被「得卡倫步道」折磨地快陣亡,才終於在晚上九點多摸黑抵達頭目達道的家,吃過特地為我們保留的豐盛晚餐後,沒想到阿香阿姨又拿出自釀、據說顧筋骨的「羊奶樹酒」給我們補一補。不知道是否為阿香姨的「羊奶樹酒」,縱然體力耗盡、睡得也不多﹝凌晨四點又起床看日出﹞,卻還撐得住!

本來已為能再喝到阿香姨私房的「羊奶樹酒」心滿意足,沒想到第二天用過早餐後的短暫休息空檔,連同阿香姨也被抓來達道家幫忙的妹妹阿雪姨,眾人又在廚房一小角辦了個「羊奶樹」酒席。正為有酒福充滿感恩時,就聽到阿香姨與阿雪姨這對姊妹花,開始為了「羊奶樹酒」該有的最佳口感風味鬥起嘴來﹝阿雪姨一直認為阿香姨的「羊奶樹酒」不夠甜﹞,互不相讓下甚至讓阿香姨頗有叫陣意味地叫阿雪姨下次拿兩瓶來試試。所以就讓我們喝完了姐姐阿香姨的「羊奶樹酒」,不久後到大同部落阿雪姨的地立完《立霧峽靈》碑,又太有福氣地品嘗到阿雪姨自豪的「羊奶樹酒」。

我想不論是阿香或阿雪姨的「羊奶樹酒」,應該都是媽媽所教導傳授,但妙得是又各自發展出不同的釀造材料比例與口味,而且在喝客面前,誰也不服誰地認為自己的「羊奶樹酒」才是最好﹝連釀放時間亦比較﹞。其實不管是阿香姨或阿雪姨的「羊奶樹酒」,我都認為是全天下獨一無二、超級好喝等級﹝而且是部落專屬,外頭買不到﹞。只是至今我仍然對於阿香與阿雪姨這對姊妹花在廚房一角,為了自己的「羊奶樹酒」才是最棒、最道地,彼此鬥嘴、互嫌、互嗆的可愛模樣,醉在其中,哈......
﹝照片為立完《立霧峽靈》碑後,阿雪姨拿出了三瓶用米酒罐裝的「羊奶樹酒」,現場搭配露蕎我們馬上喝掉一瓶半,自信無比的阿雪姨也把剩下的這一瓶半特地讓我們帶回臺北。2016.9.6補記﹞

 

410太魯閣美少女.jpg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  《小草書籤104》:《立霧峽靈》創作計畫相關彙整連結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49780651-%e3%80%8a%e5%b0%8f%e8%8d%89%e6%9b%b8%e7%b1%a4104%e3%80%8b%ef%bc%9a%e3%80%8a%e7%ab%8b%e9%9c%a7%e5%b3%bd%e9%9d%88%e3%80%8b%e5%89%b5%e4%bd%9c%e8%a8%88%e7%95%ab%e7%9b%b8%e9%97%9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60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