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島中關」的圖上戰術? ─ 「白團」實踐學社教材1960
如果說二十多年前讀大學時因為愛玩,居然無意探入北投白團廢棄宿舍,是件極恰巧的事的話,那麼前不久,才從我彷彿垃圾堆的住處重新出土的白團相關文件中,有冊民國49年﹝1960﹞6月由實踐學社印發的《第三次圖上戰術》教材,授課內容是以大甲「鐵砧山」區域為核心的攻防戰術。對照著現在正於臺中臻品畫廊展出的「冷島 ─ 中關」系列,是否也是不可思議地巧合再巧合呢?
翻開這本實踐學社聯戰班第九期的厚厚教本,裡頭夾有一張分班表,這期學員共分四班,由白團想必是化名的鍾大鈞、諸葛忠、孫明與徐正昌四位教官帶領。儘管教材直接點明是「圖上戰術」﹝換句話說就是「紙上談兵」啦!﹞,不過在傳聞中極為嚴格的日本教官授課下,這四班的軍官學員,應當是反覆不停地推演著在「鐵砧山」周遭各種戰場狀況的戰術應變處置吧!相較於「冷島 ─ 中關」系列只是以創作之名假裝軍事部屬,聯戰班第九期使用這本教材固然也只是「紙上談兵」,卻是若真正發生臺海戰爭,可以「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堅守「中關」吧!
所以重新再翻看這本冷戰時期,由白團教官所秘密編寫並上課的《第三次圖上戰術》,除了為臻品畫廊展出的「冷島 ─ 中關」系列添加珍貴的中部軍事檔案文件﹝剛好系列中也有塊《中日堡》碑﹞,也更加印證了白團教官們雖默默無容卻對臺灣貢獻重大的「影武者」角色......
翻開這本實踐學社聯戰班第九期的厚厚教本,裡頭夾有一張分班表,這期學員共分四班,由白團想必是化名的鍾大鈞、諸葛忠、孫明與徐正昌四位教官帶領。
分班表白團教官名特寫
內頁關於地圖使用的說明,可見核心在中部區域!
這本教材共附了11張像這樣的各式軍事大折圖
其中一張聚焦在大甲「鐵砧山」區域的折頁特寫,下方也有標出臺中
另一個聚焦在「鐵砧山」的戰術圖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53708194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53449852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5344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