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冷藏摘要》展覽的方向及命題確立,毫無疑問地,就是為了與mt.black主持人劉和讓,因其父親是冷戰時期臺灣「勝利女神」飛彈營首批官兵,所以有個構思中的「勝利女神」創作計畫 ─ 嘗試進行與劉和讓、mt.black地呼應對話。

不過前幾日整理舊照片的檔案,居然發現在近五年前的2010年8月4日,我曾因為巡訪安息地亂晃到泰山的辭修公園﹝原副總統陳誠墓地﹞,也拍下了不少張退役陳列於山腳的「勝利女神」飛彈照片。當初根本不會料想到會有後來的《冷藏摘要》個展,那為什麼會按下連番的快門呢?或許是龐大高聳、配色顯目的「勝利女神」彈體,讓人不得不注意多瞧上幾眼外,也不禁要實際手動拍幾張照吧!⋯⋯

必須坦承,當時並未曾就這顆漆有中華民國國徽的「勝利女神」飛彈,直接聯想到「冷戰」,不過在《冷藏摘要》展覽剛結束未久的此刻,再看到這些過往的紀錄照片,也許在劉伯父、劉和讓關於「冷戰」、「勝利女神」的故事之前,原來在心底早已播下些等待發射升空的小小種子‧‧‧

 

「勝利女神」標本與台灣小孩們2010.8.4

 

現場解說牌2010.8.4

 

↑冷藏摘要4:勝利女神﹝當時世界最先進的勝利女神飛彈與臺灣的斗笠在同一畫面中,真令人感到奇異無比啊!﹞

1951年由美軍與貝爾電話、道格拉斯公司合作研發生產的飛彈,1958年勝利女神飛彈及美國陸軍砲兵第71團之第二飛彈營抵達臺灣,1959年8月15日悉數移交台灣陸軍飛彈第一營,臺灣正式進入「飛彈時代」。直至1996年退役,控制臺灣領空達37年之久。

很久以前便聽國中與高中的老同學劉和讓說,他的父親當兵時是在勝利女神飛彈部隊﹝據說是因為有175公分的身高,會讓常有外賓參訪的飛彈營顯得體面﹞,所以劉和讓一直想辦個勝利女神飛彈的創作計畫展覽。因此當劉和讓問我是否願意在他所經營的「mt.black」展覽,答應的同時便決定,要呼應著劉和讓一直構思執行中的「勝利女神飛彈」創作計畫。換而言之會有《冷藏摘要》這個展覽及主軸,說是由「勝利女神飛彈」所彈射出發,應當一點都不為過﹝包括《冷藏摘要》這個展覽名,都是劉和讓頗具詩意所取﹞!

不過相較於運動第一品牌的「Nike」,現在大部分的臺灣人,恐怕都對冷戰時期捍衛島嶼領空達三十餘年的同名﹝Nike﹞飛彈,感到十分陌生,甚至於完全不知道吧!那麼在《冷藏摘要》裡的《勝利女神》碑,就只是個小引信,是為了點燃、期待著同學劉和讓會以如何的創作手法,表現並非僅可以在地上跑、而具有真正宰制天空能量的「Nike」女神‧‧‧

 
↑《冷藏摘要》:《美帝國》創作計畫13─《勝利女神》2015.2.25

1951年由美軍與貝爾電話、道格拉斯公司合作研發生產的飛彈,1958年勝利女神飛彈及美國陸軍砲兵第71團之第二飛彈營抵達臺灣,1959年8月15日悉數移交台灣陸軍飛彈第一營,臺灣正式進入「飛彈時代」。直至1996年退役,控制臺灣領空達37年之久。

說到《勝利女神》,不得不先再引〈《冷藏摘要》:當《美帝國─勝利女神》偶遇《太平關─大忘堡》2015.2.14〉小文的開頭:⋯⋯

「當初劉和讓相約至『mt.black』個展,雖然因為展覽機會並不多而一口答應,但是到底要展出什麼命題內容,卻完全沒有腹案。直到在與劉和讓陸續的亂聊中,聽到劉和讓因為父親曾在中華民國陸軍最早的勝利女神飛彈營當兵,想發展一個關於『勝利女神飛彈』的創作計畫。當我聽到劉和讓有這個計畫時,精神為之一振、大喊有了!因為心想都要在『mt.black』個展,或多或少也要與劉和讓進行呼應對話,既然阿讓原本就有『勝利女神飛彈』」的創作構想,那麼我就再由『勝利女神飛彈』延伸帶出的『冷戰』主題切入。換句話說,若不是因為身高有175公分方被選入最先進精銳勝利女神飛彈營當標兵的劉伯父,哈!根本不會有《冷藏摘要》這個展覽吧!」

僅管《美帝國》的十三塊碑,都是我認為冷戰時期臺美關係最重要並不可取代的十三個關鍵人、事、物,不過對於作為整個《冷藏摘要》展覽起頭的《勝利女神》,還是特地擺在《美帝國》系列的最後,當成是只要《勝利女神》碑立定,也算是《美帝國》第一階段終於完結。

另一方面當初「勝利女神飛彈」防禦系統地建構,絕對不光光只是「勝利女神飛彈」本身彈體而已,想必然還得搭配著全面涵蓋的敏銳雷達網,所以《美帝國》立碑地選擇在一處仍運作中的雷達站下,《勝利女神》作為最後一塊才矗立完成的碑,亦是深有象徵性的用意吧!

縱然《冷藏摘要》室內展覽已結束快一個月了!但隨著《美帝國》與《冷島─太平關》兩系列共25塊碑在同一天先後完立,另一個沒有展期限制的《冷藏摘要》展覽,恐怕在山之巔、海之涯才正要開始‧‧‧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60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