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冷藏摘要》:《冷島─太平關》計畫之《大忍堡》2015.2.25
「忍」:忍受著第一線前方的淒風苦雨,忍受著無用、寂寞、遺忘‧‧‧默默忍受著凡間一切所不能忍的無名忍堡‧‧‧
早在八年以前﹝2007﹞,我便曾以〈島土輓歌 ─ 西濱碉堡3號 2007.1.1〉為題,記錄著一座已陷落在潮汐帶間的失能碉堡。如果不是因為碉堡的厚實沉重,足以抵抗海浪日復一日地拍擊推移而形成對比座標,恐怕都還不能感受、或者說無法接受媒體所報導國土大量流失縮減的嚴重問題。但碉堡以自身見證了國土地後退,其實也同時悲吟著自我的輓歌,因為跌落歪斜於潮汐帶中的碉堡,等於完全喪失原本的防禦功能被宣告了死亡!⋯⋯
隨著往後尋找碉堡的足跡漸廣,心情不由得低沉地發現,類似西濱3號海中碉堡般的情況還真是不少﹝可見國土侵蝕問題有多嚴重啊!﹞,因此這次的《冷島─太平關》計畫,特別也挑選了一座崩落潮汐帶間歪傾的北海岸碉堡,立碑於頂上命名為《大忍堡》!
立碑時恰巧漲潮,僅管《冷島─太平關》計畫大部分的碑本來就都已是緊貼著海岸線立下,但《大忍堡》碑則是更進一步稱之為矗於海中,應該也算不為過吧!縱然在遼闊海之上立碑的經驗,頗為有趣並令人享受,可是不是也愈加能反過來體會著 ─ 這座默默煎熬過淒風苦雨的冷戰、只差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殘斜碉堡,始終無用、寂寞、被遺忘之悲忍呢‧‧‧﹝2015.2.25立碑,3.29補記﹞
「忍」:忍受著第一線前方的淒風苦雨,忍受著無用、寂寞、遺忘‧‧‧默默忍受著凡間一切所不能忍的無名忍堡‧‧‧
早在八年以前﹝2007﹞,我便曾以〈島土輓歌 ─ 西濱碉堡3號 2007.1.1〉為題,記錄著一座已陷落在潮汐帶間的失能碉堡。如果不是因為碉堡的厚實沉重,足以抵抗海浪日復一日地拍擊推移而形成對比座標,恐怕都還不能感受、或者說無法接受媒體所報導國土大量流失縮減的嚴重問題。但碉堡以自身見證了國土地後退,其實也同時悲吟著自我的輓歌,因為跌落歪斜於潮汐帶中的碉堡,等於完全喪失原本的防禦功能被宣告了死亡!⋯⋯
隨著往後尋找碉堡的足跡漸廣,心情不由得低沉地發現,類似西濱3號海中碉堡般的情況還真是不少﹝可見國土侵蝕問題有多嚴重啊!﹞,因此這次的《冷島─太平關》計畫,特別也挑選了一座崩落潮汐帶間歪傾的北海岸碉堡,立碑於頂上命名為《大忍堡》!
立碑時恰巧漲潮,僅管《冷島─太平關》計畫大部分的碑本來就都已是緊貼著海岸線立下,但《大忍堡》碑則是更進一步稱之為矗於海中,應該也算不為過吧!縱然在遼闊海之上立碑的經驗,頗為有趣並令人享受,可是不是也愈加能反過來體會著 ─ 這座默默煎熬過淒風苦雨的冷戰、只差嚥下最後一口氣的殘斜碉堡,始終無用、寂寞、被遺忘之悲忍呢‧‧‧﹝2015.2.25立碑,3.29補記﹞
算是在海中的大忍堡碑近照
阿讓拍攝記錄大忍堡工作中
我超喜歡劉和讓幫我拍的這張在大忍堡上的照片
↑冷藏摘要5:《冷島 ─ 太平關》創作計畫
﹝圖說:1955年《時代雜誌》,是老蔣最後一次出現在封面上,應該也同樣是臺灣的最後一回。這期封面除了老蔣的大頭像,還有背景對峙的藍天與五星紅旗,由於有五星旗,因此本期《時代雜誌》在臺灣當時應當是不能曝光的禁書吧!但想請各位特別注意的其實是右邊的海邊小碉堡,與其上的戍衛士兵,因為就是《冷島 ─ 太平關》這個創作計畫的由來﹞
十多年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每個禮拜都必須來回奔馳在西濱公路北段,周而復始兩三年後的某日,才突然注意起緊貼著海岸線的一座座小碉堡。從此便開始對過往皆視而不見的海濱碉堡,產生了高度的瘋狂興趣,除了原本熟悉的西濱,甚至於把沿著海岸漫長徒步以一一尋找碉堡的足跡,推展到臺灣其他區域的濱岸。漸漸地可以發現、歸納並確認,一座又一座的小小碉堡,毫不間斷地牢牢圈圍著臺灣這個大島嶼,甚至於可以說,把這些緊鄰潮汐帶的碉堡全連起來,大概也等同於臺灣最細密精準的海岸線吧!
﹝圖說:1955年《時代雜誌》,是老蔣最後一次出現在封面上,應該也同樣是臺灣的最後一回。這期封面除了老蔣的大頭像,還有背景對峙的藍天與五星紅旗,由於有五星旗,因此本期《時代雜誌》在臺灣當時應當是不能曝光的禁書吧!但想請各位特別注意的其實是右邊的海邊小碉堡,與其上的戍衛士兵,因為就是《冷島 ─ 太平關》這個創作計畫的由來﹞
十多年前因為工作的緣故,幾乎每個禮拜都必須來回奔馳在西濱公路北段,周而復始兩三年後的某日,才突然注意起緊貼著海岸線的一座座小碉堡。從此便開始對過往皆視而不見的海濱碉堡,產生了高度的瘋狂興趣,除了原本熟悉的西濱,甚至於把沿著海岸漫長徒步以一一尋找碉堡的足跡,推展到臺灣其他區域的濱岸。漸漸地可以發現、歸納並確認,一座又一座的小小碉堡,毫不間斷地牢牢圈圍著臺灣這個大島嶼,甚至於可以說,把這些緊鄰潮汐帶的碉堡全連起來,大概也等同於臺灣最細密精準的海岸線吧!
因此另一方面能不能這麼說,兩岸對峙的冷戰時期,是否全賴著這些密布在臺灣外圍的小碉堡,提供第一線滴水不漏的堅強防禦呢?然而也因為過往的戒嚴海禁,大部分的島嶼子民,恐怕都完全不知道有這些身處前方的隱形保護者存在。如今解嚴了、冷戰結束、戰爭型態亦改變,這些已不再有積極守衛功能的眾多數不清碉堡,也在漫漫冷冷烽火的歲月中逐漸老去、傾頹、崩毀,更加地被無知、無情遺忘‧‧‧
所以這個以《太平關》為首的碉堡立碑計畫,就是為了向這些在全球冷戰與兩岸對抗的大歷史格局下,堅守在最前頭、勞苦功高卻不被知悉、默默無聞的小小碉堡,說聲遲來地必要感謝,並試圖給予有名有號的尊嚴致敬!只是這些在「大」之後看似威風的「關鍵字」 ─ 「餘」、「隱」、「衛」、「用」、「癡」、「冷」、「忍」、「閨」、「忘」、「美」、「寞」,其實卻又顯現著這些彷彿根本不存在的無名英雄,從過往到現在,始終複雜、難以被明確定義的時代邊緣位置與處境‧‧‧
關於「關鍵字」:
「太平」:呼應著中華民國在南海控制的「太平島」!「太平島」雖名「太平」,實際上南海局勢卻始終暗潮洶湧,隨時可能激起區域一觸即發的多國戰爭。因此這些小碉堡所堅守捍衛的臺灣,表面上看似無風無浪的「太平」,實際上是否暗藏著烽火瞬間遍地燃起的危機呢?
「餘」:從來沒有槍林彈雨的戰爭發生,這些碉堡是「多餘」的嗎?「冷戰」結束後,這些碉堡恐怕真的就是「剩餘」了!
「隱」:「大隱隱於島」的碉堡隱士們!
「衛」:「大衛」是西方神話中的人物之名,套用在這些日日夜夜「守衛」著臺灣的小小碉堡上,是不是也未嘗不可呢?
「用」:這些從未經過刀光劍影洗禮驗證的小碉堡,是否正印證了「無用之用謂之大用」呢?
「癡」:一幢幢綿延不斷的碉堡,都「癡癡」地守著這座島嶼,也「癡癡」地等著戰爭來臨!
「冷」:這些因「冷戰」而密集誕生的數不清小碉堡,本身地存在處境是否也「低處不勝冷」呢?
「忍」:忍受著第一線前方的淒風苦雨,忍受著無用、寂寞、遺忘‧‧‧默默忍受著凡間一切所不能忍的無名忍堡‧‧‧
「閨」:不被知悉、不被正眼看待,猶如「獨守空閨」的海岸碉堡們‧‧‧
「忘」:遭棄置的無數碉堡被所有人都遺忘了!似乎連碉堡也忘了自身與時間
「美」:做為第一島鏈樞紐點的台灣,這些碉堡是不是也算是「美利堅」的附屬碉堡呢?這是個「美麗」的連結?還是「美麗」的錯誤呢?
「寞」:妳的心恰若寂寞的小小碉堡向晚‧‧‧
所以這個以《太平關》為首的碉堡立碑計畫,就是為了向這些在全球冷戰與兩岸對抗的大歷史格局下,堅守在最前頭、勞苦功高卻不被知悉、默默無聞的小小碉堡,說聲遲來地必要感謝,並試圖給予有名有號的尊嚴致敬!只是這些在「大」之後看似威風的「關鍵字」 ─ 「餘」、「隱」、「衛」、「用」、「癡」、「冷」、「忍」、「閨」、「忘」、「美」、「寞」,其實卻又顯現著這些彷彿根本不存在的無名英雄,從過往到現在,始終複雜、難以被明確定義的時代邊緣位置與處境‧‧‧
關於「關鍵字」:
「太平」:呼應著中華民國在南海控制的「太平島」!「太平島」雖名「太平」,實際上南海局勢卻始終暗潮洶湧,隨時可能激起區域一觸即發的多國戰爭。因此這些小碉堡所堅守捍衛的臺灣,表面上看似無風無浪的「太平」,實際上是否暗藏著烽火瞬間遍地燃起的危機呢?
「餘」:從來沒有槍林彈雨的戰爭發生,這些碉堡是「多餘」的嗎?「冷戰」結束後,這些碉堡恐怕真的就是「剩餘」了!
「隱」:「大隱隱於島」的碉堡隱士們!
「衛」:「大衛」是西方神話中的人物之名,套用在這些日日夜夜「守衛」著臺灣的小小碉堡上,是不是也未嘗不可呢?
「用」:這些從未經過刀光劍影洗禮驗證的小碉堡,是否正印證了「無用之用謂之大用」呢?
「癡」:一幢幢綿延不斷的碉堡,都「癡癡」地守著這座島嶼,也「癡癡」地等著戰爭來臨!
「冷」:這些因「冷戰」而密集誕生的數不清小碉堡,本身地存在處境是否也「低處不勝冷」呢?
「忍」:忍受著第一線前方的淒風苦雨,忍受著無用、寂寞、遺忘‧‧‧默默忍受著凡間一切所不能忍的無名忍堡‧‧‧
「閨」:不被知悉、不被正眼看待,猶如「獨守空閨」的海岸碉堡們‧‧‧
「忘」:遭棄置的無數碉堡被所有人都遺忘了!似乎連碉堡也忘了自身與時間
「美」:做為第一島鏈樞紐點的台灣,這些碉堡是不是也算是「美利堅」的附屬碉堡呢?這是個「美麗」的連結?還是「美麗」的錯誤呢?
「寞」:妳的心恰若寂寞的小小碉堡向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