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政治是否都真能塵歸於土?─藍蔭鼎墓2015.10.1
首先想問問大家:「有人知道並記得畫家藍蔭鼎嗎?」
昨日見許多臉書朋友都分享了余杰〈我為什麼從來都不看好艾未未?〉一文,讓我也想起上禮拜剛剛才終於找到的藍蔭鼎先生墓。位處大直山上的藍蔭鼎先生墓,是老大直人的許和義伯父得知我愛看墓後,早在非常多年前就已經告訴我的珍貴訊息,不過就是沒有機緣尋覓,直到上禮拜四中午恰巧到大直有名的兄弟麵店用餐後,想說便花點時間找找吧!繞了些路、問了山友,果然在大直後方稜線上的基督教墓園,了結了許伯父交代的多年功課。
若以我有限的風水知識在現場環顧,大概會簡單地這麼描述─穴在圓山主脈稜線稍下方,兩側皆有厚實均衡的山脈左右護衛著﹝所謂漂亮極的左青龍右白虎形勢﹞,正前通過了谷中平坦的菜園,視覺再一路奔騰至山下的明道外僑學校,跨過玉帶水的基隆河大直段,又銜接更為寬闊的松山機場,還有遠山在更遠處襯托‧‧‧總之這是一個外行人都能看熱鬧的風水寶地,當初取得此穴想必就花了不小的代價,再從並不小的墓地與規模來觀察,在在皆讓我試著與傳說中藍蔭鼎良好的政、商、藝關係進行來回不停地掃描連結‧‧‧或許由藍先生與夫人臺灣造型的墓碑下之墓誌銘,最後是鐫著嚴家淦與張群兩位的名字,可以得到不需多言的註腳吧!
藝術與政治、商業之間,究竟該保持著怎樣一種相對關係與微妙距離,從古至今、不論東西,在道德理想與生存現實上,好壞善惡顯然都沒有一個定論,似乎往往只能說是一種每個人地自我選擇。但不論作了怎樣地抉擇,藝術真的還是會進行最後單獨地無情檢驗嗎?會與不會好像同樣也沒有一個絕對,或者說是所有人都在乎嗎?
相較於這兩天朋友們轉貼分享的〈我為什麼從來都不看好艾未未?〉一文,對比著藍蔭鼎先生我同時也想起了張大千。在外雙溪摩耶精舍內的「梅丘」亦呈現著臺灣造型、與總統府秘書長張群情同兄弟的張大千,政商關係地快、準、狠也為人所津津樂道,但為什麼現在眾人仍時時提起張大千的畫,卻彷彿忘了藍蔭鼎先生呢?
始終記得藏有數本日治皇民化時期臺灣總督府出版品,封面上畫作的落款便是「蔭鼎」,對照著蔭鼎先生後來當到了華視董事長,墓誌銘最後是嚴家淦與張群兩位的名字,不能不說藍先生從年少到老的各個時期,生前的事業聲望,都經營地讓大多數的藝術家完全難以望其項背,但繁花落盡後,時間與歷史是否總是最無情?正如一開頭試著問大家:「有人知道並記得畫家藍蔭鼎嗎‧‧‧」
● 余杰〈我為什麼從來都不看好艾未未?〉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d07d432-7dd8-4378-8523-21de6cc561f2
我認為這墓碑與張大千的梅丘相似,挑選都是因為近似臺灣造型
最後是嚴家淦與張群兩位名字的藍蔭鼎墓誌銘
若以我有限的風水知識在現場環顧,大概會簡單地這麼描述─穴在圓山主脈稜線稍下方,兩側皆有厚實均衡的山脈左右護衛著﹝所謂漂亮極的左青龍右白虎形勢﹞,正前通過了谷中平坦的菜園,視覺再一路奔騰至山下的明道外僑學校,跨過玉帶水的基隆河大直段,又銜接更為寬闊的松山機場,還有遠山在更遠處襯托‧‧‧總之這是一個外行人都能看熱鬧的風水寶地。─在現場看局勢真的很美,照片拍不出來啦!
墓的後上方有一石砌十字架並寫有山領,頗為特別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