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爭、轉向、暗黑‧‧‧2015.11.2、9龔卓軍老師北藝大
﹝照片是日治時期藍蔭鼎為台灣總督府刊物繪製的封面,請注意右下角的「蔭鼎」簽名﹞
延續上學期,龔老師這學期的課堂依然持續著「暗黑」主題,由於前不久老師剛自日本看了「藤田嗣治」的畫展回來,所以便銜接學期開始的鶴見俊輔讀本《戰爭時代日本精神史1931-1945》,討論「藤田嗣治」一連串戰爭畫的轉向暗黑問題。因此老師同時也提問,二戰期間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畫家,是否也有「藤田嗣治」在戰爭時期所面臨的選擇呢?甚至於因為是殖民地下的畫家,面對的問題更為糾結複雜呢?
因為前不久才剛剛探訪了畫家「藍蔭鼎」由嚴家淦與張群署名墓誌銘的安息地,加以曾看過數本二戰時期「台灣總督府文教局學務課」所出版的「國民精神總動員」宣傳刊物《輝?日之丸》﹝抱歉日文看不懂也打不出來﹞,封面上的畫皆有清楚的「蔭鼎」簽名。顯然稍稍印證了傳聞中「藍蔭鼎」不論戰前戰後政商關係良好的說法,因此鮮少在課堂裡發言的我,竟鼓起勇氣與大家分享了所見所聞。但空說無憑,而老師也出了個請大家找位二戰期間臺灣藝術家進行報告的功課,所以也就要翻箱倒櫃想辦法找出我所僅藏一本由「藍蔭鼎」繪製封面並落款的「台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刊物﹝曾在出版品上見過兩三種不同畫面的版本,但我只收有一款﹞。
始終記得二戰期間梅蘭芳蓄鬍完全停止演出的故事,但又有多少人有辦法如此選擇呢?恐怕大部份的人為了生存還是迫不得已得無奈妥協吧!所以龔老師從「藤田嗣治」此刻展覽中的戰爭畫,連結鶴見俊輔《戰爭時代日本精神史1931-1945》,進行牽涉到「轉向」地「暗黑」不停討論辯證!
相較於「藤田嗣治」,二戰後脫離殖民母國日本、面對中華民國新政權的臺灣藝術家們,內心深處難以言說的「暗黑」,應當更為幽微、曲折、層疊與殘忍吧!自然又讓我回頭想起了「藍蔭鼎」,究竟他是如何面對這一切的大時代劇烈轉變呢?既能在二戰期間為「台灣總督府」繪製宣傳刊物封面;國民政府來了,也能一路扶搖直上,「轉向」與「轉向」之間,心底是不是、有沒有,或者究竟有多少 ─ 龔老師所一直密集討論辯證的「暗黑」部分呢‧‧‧
首先想問問大家:「有人知道並記得畫家藍蔭鼎嗎?」
昨日見許多臉書朋友都分享了余杰〈我為什麼從來都不看好
若以我有限的風水知識在現場環顧,大概會簡單地這麼描述
藝術與政治、商業之間,究竟該保持著怎樣一種相對關係與
相較於這兩天朋友們轉貼分享的〈我為什麼從來都不看好艾
始終記得藏有數本日治皇民化時期臺灣總督府出版品,封面
↑ 站內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