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點就不成為島?─ 《小臺正傳 ─ 大平礁》2016.9.30
四年前﹝2012﹞因為當時臺灣北方的「釣魚臺紛爭」,讓我有感首先挑了一座小島立下了《釣嶼》碑,而開啟了《小臺正傳─沒有人寄信到郵遞區號290-294》的創作計劃。儘管那時釣魚臺對峙局勢緊張、戰爭似乎一觸即發,不過從長期密切的關注使我知道,臺灣包含東沙、太平島的南海,才是牽扯更多國家相互角力﹝但背後主要還是中美較勁﹞,隨時處在開戰邊緣的緊繃區域。所以《小臺正傳─沒有人寄信到郵遞區號290-294》雖聚焦在「釣魚臺紛爭」﹝由計劃名郵遞區號290-294便可知﹞,不過仍特別插花了番外篇 ─ 「郵遞區號818」的《不安島》﹝「不安」就是為了對應「太平島」的「太平」﹞。甚至於意猶未竟,2014年底在mt.black的個展《冷藏摘要》,直接就把展出的兩大系列之一,命名為《太平關》﹝另一系列名是《美帝國》﹞。從《不安島》到《太平關》,代表我不僅持續觀察臺灣南海動態,且不時找機會以創作回應。
所以前不久引起不小風暴的「南海仲裁案」,「太平島」竟頗出乎意料由「島」被降為「礁」,簡直就挑動、刺痛了臺灣國際地位原本就微渺的敏感神經,也著實讓新政府一時間陷入疲於應付、進退皆窘困不得的艱難局面中。「南海問題」連臺灣政府都彷彿不存在、沒有發言權,更何況是一般人又能改變甚麼呢?所幸我這死老百姓還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地擁有創作、而且完全不怕自曝其短地面對臺灣是不是就少了點甚麼?才會沒存在感、沒發言權、因此「太平島」不算「島」而註定只是少了一點的「礁」呢﹝儘管漲潮的「太平島」比退潮的「沖之鳥」大上不少﹞?
所以彷彿四年前的《小臺正傳─沒有人寄信到郵遞區號290-294》計劃,也特地挑了一座漲潮時是獨立小島,立下少了一點的《太平礁》碑。假若創作者真如江衍疇老師所說:「並非問題解決者、而是提出問題的人」那麼當「太平島」不是「島」、「太平島」少了一點成為「大平礁」,我想藉由登島立定《大平礁》碑的創作實踐提問:「這少了的一點究竟是甚麼呢?」或許根本不應該逼問,因為臺灣這座島嶼卑微險惡的複雜生存處境,是否其實盡在這少了一點的完全不言中......﹝此碑由楊智明老師助立,在此特別由衷誌謝!﹞
《大平礁》碑背,特別鐫上「智」字,感謝楊智明老師助立
《大平礁》與周遭環境關係照再來一張
《大平礁》碑正面近照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52897603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 《小草書籤78》─ 小草歷年立碑碑文清單及連結2005-
http://peter601017.pixnet.net/blog/post/42456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