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0812_0002大誌.jpg

↑ 「生命流轉與相遇的書寫銘刻」─《大誌》2020.8
 
不得不感謝超積極尋求跨界媒體合作的「帝門藝術基金會」,繼《今藝術》雜誌之後,讓《居住履歷》這個創作計劃,又有了在《大誌》上介紹的機會。相較於《今藝術》雜誌是黃建宏老師的藝評,「帝門」則希望由我自己從父親開始到《居住履歷》的工作坊,來寫準備刊登在《大誌》的文字。雖然早在六月底就已交稿、且《大誌》八月初便出刊了!不過直到昨日因為得再到廣冀老師的研究室討論,才終於有機會在公館捷運站出口,生平第一次向銷售朋友買下這期有「自我介紹」的《大誌》八月號。因為感覺還蠻神奇夢幻,所以也就再現醜地張貼在臉書囉!哈!
 
 
〈《居住履歷》 ─ 生命流轉與相遇的書寫銘刻〉
算起來父親已經51歲,才晚來擁有我這個在臺灣冒出來的小小兒子,如此大的年齡差距,等到我有意識地想仔細追問著老爸 ─ 為什麼捨得拋家棄子、願意自山西赴陜西讀軍校;無法彎曲的半殘左手,究竟是在哪場戰役讓子彈射進肘關節裡;抗戰勝利後還來不及回到家、卻又遇上國共內戰,是經過哪些省份、一路輾轉地渡海來到臺灣呢﹝只記得你偶而曾說在山中餓了好多天,出來就剛好碰見要來海島的軍隊﹞?還有、還有是怎樣必要的重大原因,會讓你由「成」改姓「秦」,甚至於最後連墓碑上,都依然鐫刻著這個使用了大半輩子、將錯就錯的化名呢......這一切的一切,恐怕皆隨著我退伍一個月後你便離世,而永遠不會有確切答案吧!
 
因此當我參與「藝居 ─ 家的進行式」,在「健康社宅」的「婦聯五村」大門背後,看到建築師所特意保留、排列的一整面眷村瓦牆時,不禁要想發問 ─ 假若每一個瓦片代表一個屋頂下的一戶家庭的話,是不是每戶每家都有著來自中國大江南北、五湖四海,最後彼此有緣匯聚在這裡之前的遷徙悲歡故事呢?如果我個人對於來不及細問父親生命故事,而感到無比懊悔、遺憾,那麼是不是可以透過《居住履歷》工作坊的課程設計,除了讓每個人可以有機會好好分享來到「健康社宅」前的「生命履歷」,也能再握著毛筆、帶著記憶情感親自書寫下來。
 
另一方面古來只有大人物、大事蹟,才足以費事、費工地銘刻在耐候的石碑上,但《居住履歷》卻反叛地認為,每個人的故事只要為真,都是獨一無二、都值得鑿鐫為堅碑。所以融入「健康社宅」瓦牆的《居住履歷》四十二塊方碑,不僅企圖與「健康社宅」前身的「婦聯五村」,進行跨越時空撞擊地相互交疊對話,或許也嚐試在亂世烽火屢屢風起雲湧地流離遷徙下,藉由每位參予者無可取代、自成為碑的「生命履歷故事」,記錄、譜奏出平民小老百姓始終從容堅忍應對的時代真實低吟樂章。

 

 

IMG_20200812_0001大誌.jpg

↑ 2020.8這一期的《大誌》封面

 

IMG_20200812_0003大誌.jpg

↑  這一期的《大誌》裡也有介紹老同學劉和讓的《七里亭》作品。

 

112597001_10208070095307940_4470184493002495268_o.jpg

↑ 〈康雅筑與秦政德的藝居計劃:日常實踐中的公共性〉─ 黃建宏《今藝術》2020.7
 
《居住履歷》早在去年底﹝2019﹞,就已經於「健康社宅」設置完成並發表了,沒想到過了大半年,還能有黃建宏老師這篇評論刊登在最新一期的《今藝術》七月號。算起來這是繼2015年4月《藝術家》的〈台灣.我的愛;藝術.我的愛〉後,再次有幸被寫進建宏老師的文章裡。每每讀著建宏老師的文字,總能重新看到、思考原本所未見、所未想,謹擇抄建宏老師這篇評論的其中一段,當成是日後創作繼續實踐前進的鼓勵及底氣,謝謝建宏老師囉!
 
「﹝......﹞從一系列工作坊的設計引導參與者理解他們自身生命的移動路徑,在地圖上重建對於這移動的認知,然後移轉到名字的書寫與移動履歷的書寫;通過『書法』來回返感受身體『內建』的文字,並在書寫中延伸對自身歷程的思考與感受,『寫自己』是移動中或日常中的居民鮮少進行的事情,而在今天瀕臨危機的『家』,或許必須在『寫自己』中發現自我的價值,繼而才得以珍視並照料不同世代的生命。如果說雅筑期望編織出一種有機轉譯,那麼阿德就是企圖達成自我的結晶,讓瓦牆成為紀錄居民日常歷史的紀念碑,排列不同歷程的『謙 ─ 碑』,才是民主式的、屬於人民的立碑。」

 

 

80252645_10207053452572507_2834944114921832448_o.jpg

↑  總是被創作地難以預料與不可捉摸所深深著迷,那麼早從去年﹝2018﹞五月,我頗意外地接到來自帝門藝術基金會當時完全不相識的韻伶試詢問﹝據韻伶說會找我是因為在臺北國際藝術村看過我參加的一個聯展﹞,是否願意一起參與「藝居」提案;直到今天我都對不久後分配到位在民生社區原「婦聯五村」的「健康社宅」基地感到神奇,因為我不但是老松山人,而且就是從讀附近的民族國小美術班正式開始學畫;也由於「健康社宅」建築師特地保留眷村大門與營造了一整面的「瓦牆」,才會順勢有了《居住履歷》的計劃構想,可以在今年七月透過三梯次共九場的工作坊,專注傾聽著二十位大哥、大姐們﹝年紀最大九十三歲﹞足跡遍及五湖四海的生命遷徙故事;因此《居住履歷》計劃從緣起到發想,可以「借力使力」結合「婦聯五村」歷史「瓦牆」、再與二十位大哥、大姐們共同激盪、合作,一路走來在在都是所謂無法預期、充滿著驚喜享受地「可遇而不可求」!
經過了漫漫長長的前後十九個月,終於在這禮拜一﹝12.23﹞順利舉辦了上、下午各一場的「學員再聚與作品導覽」,對我自己來說則是至今單件作品目視尺寸最大、碑數最多﹝四十二塊﹞的《居住履歷》計劃,總算階段性的完成、以及與工作坊大哥、大姐們一起在「健康社宅」進行現地發表!謝謝帝門藝術基金會﹝特別是最早找我的韻伶﹞、報名工作坊的二十位大哥、大姐們、所有曾協助《居住履歷》計劃的朋友們......﹝2019.12.24補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60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