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0238812_10208333953264224_1840242472907178898_o.jpg

↑「新高登山口」2020.9.28
 
島嶼小孩的我,因為2017年時終於一償宿願朝聖臺灣最高的母親之峰,所以知道「玉山登山口」是在海拔兩千六百公尺左右的塔塔加。因此若非這回「西巒大山」行集合必須途經水里,恐怕還搞不清楚日治時期臺灣第一高峰的登山口,不僅下降了兩千多公尺、設在現今省道16及21號公路的交會處外,還因為「玉山」海拔比「富士山」高上不少、天皇御賜「新高山」之名,所以這兒銘鐫的是「新高登山口」。
膝軟爬完「西巒大山」後,與楊燁兄又特地來到昔日的「新高登山口」。由今時空回頭仰望,「新高登山口」的「新高」二字,毫無疑問地帶有宣示日本帝國新得臺灣這個海外領地的強烈政治意味,但隨著二戰後日本不再統治這座島嶼,是否也如同這個「新高登山口」長期被忽視般,「新高」一詞是不是徒成為被遺忘在歷史裡的失效語呢?
不!既然2015年進行了以「山」為核心展開的「島穹蒼」創作計劃,2017年也真正登上曾經的「新高山」,如今因緣巧合下又特別來到「新高登山口」,起碼對於我來說,「新高」當然不會、亦不應該在時空中繼續停滯失能,相反地當「新高」不再揹負著日本帝國的政治宣揚意義後,或許諸如在創作上總是期許要不停突穿、逃逸域外般,是否更充滿了必須永恆再「新高」地實踐動能呢?
所以早在三年前,既已自塔塔加「玉山登山口」攀爬到昔日的「新高山」,如今大叔又站臨於古老的「新高登山口」碑前,準備再次起登的 ─ 也許是更為艱難、更具挑戰、永遠的人生與創作「新高」大山吧!哈!﹝2020.10.2補記﹞

 

 

120499204_10208333963784487_7727384513119185784_o.jpg

↑  島嶼小孩的我,因為2017年時終於一償宿願朝聖臺灣最高的母親之峰,所以知道「玉山登山口」是在海拔兩千六百公尺左右的塔塔加。因此若非這回「西巒大山」行集合必須途經水里,恐怕還搞不清楚日治時期臺灣第一高峰的登山口,不僅下降了兩千多公尺、設在現今省道16及21號公路的交會處外,還因為「玉山」海拔比「富士山」高上不少、天皇御賜「新高山」之名,所以這兒銘鐫的是「新高登山口」。 ─ 「新高登山口」碑近照,「登」字寫法蠻特殊的。

 

120346818_10208333976584807_7177751612749959837_o.jpg

↑  「新高登山口」全景

 

120289907_10208333990225148_7729546661189876307_o.jpg

↑  早在三年前,既已自塔塔加「玉山登山口」攀爬到昔日的「新高山」,如今大叔又站臨於古老的「新高登山口」碑前,準備再次起登的 ─ 也許是更為艱難、更具挑戰、永遠的人生與創作「新高」大山吧!哈! ─ 與「新高登山口」碑合影再一張囉,感謝楊燁兄拍攝!

 

120700627_10208334003305475_452209507527251529_o.jpg

↑  比較圖:海拔兩千六百公尺左右的塔塔加「玉山登山口」2017.9.26

 

21994402_10203881180707693_2596644788853580004_o.jpg

↑  讀大學時曾向校內登山社報名過兩次,全因颱風來襲取消而扼腕殘念無比。讓這個島嶼子民或許皆該試試的朝聖體驗歷程,整整、整整懸宕延遲了二十多年,叫我都從小夥子老化成大叔才得以真正完成。終於肉身腳踏在這座島海拔3952公尺的極致高度,除了期許自己以此穹頂為基準原點,不僅用足跡再接再厲走訪廣覆的每寸每分土地外,也可向上突穿、超越 ─ 不論是看得見或無形的天際疆界,藉創作創造出這方母土任何新的域外未來可能......2017.9.26玉山主峰﹝感謝野訊登山社拍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6010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